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48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成忠臣:作为中国画家要对民族文化充满自信!

[复制链接]

147

主题

147

帖子

1333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UID
73451
威望
147
金钱
451
在线时间
136 小时
注册时间
2020-2-1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1-3-14 08:51:3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我自幼喜欢画画,也喜欢传统的国学,兴趣之舟送我进入五彩缤纷的绘画世界。青年时代又拜在一代宗师叶浅予先生门下,使我如愿以偿地圆了彩色的梦,成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的一员。
作为画家也不是轻松的,当经济大潮中受西方绘画的冲撞,随着西方现代绘画观念涌入,中国画坛“激起千层浪”,有人高呼“反传统”,有人大喊“要与国际接轨”,还有人断言“中国画已穷途末路”。一生中一直手握画笔,运用传统笔墨作画的画家们常常被充斥为“墨守成规”“没风格”,似乎只有西方现代艺术才是先进的,正直的传统画家都如坠云雾、无所适从。在这样的风气下,我也十分迷茫,我在这种迷茫中经常思考,并不断研究古代美术史,从中国画的发展渊源中寻找答案。加之我从小就受古文化的熏陶,通过对美术史的了解,使我有了更深的体悟,有了深刻认识,保持清醒头脑,不为潮流所动,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。我以历代古贤的艺术成就作为参照坐标,对建国以来的各大美院的素描改造中国画模式进行了反思。
中西文化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,发生强烈的碰撞,人们在思想观念中产生新的变化,并以多方位、多角度来探寻新的语言,新的思维方式,审美模式。由此引发中国画艺术变革与骚动,一时中国画坛“危机”与“创新”的议论成了最为时髦的话题。有人忙于为历史悠久的国画张罗酸楚的祭奠,有的急于“拯救”中国画而搬来令人眼花缭乱的西方各种流派,有的热衷于把中西绘画嫁接在一起,一时中国画坛群声嘈杂,热闹非凡。而我在随恩师学习时,对中国传统绘画与笔墨表现力有较深的领悟和认识。所以我认为,中国绘画有其独特性,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,建立在书画同源的理论中,他不是一个人的成果,一个人的感受,一个人的技法。是经过千百年来,一代又一代承前启后的先贤大师们积淀丰富发展起来的,早已融入民族文化的血液中,它不是那一个人另起炉灶就能完成的。
作为传统的画家,我认为中国画的“创新”,只有在前人积淀的精华上加上自己个性,其作品才会有新意。为此我坚信,中国画无论时代如何改变,它的那种内省的、淡泊的、平和的精神,一种自然宁静的精神,总是值得去继承发扬的。在几十年的艺术追求中,我不断总结前人的用笔用墨技法,从他们的艺术成果中吸收精妙的构成,优美的图式与新颖的表现手法,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。
自古中国画家一贯注重把自身的品德、气度、学养、情思融入到一笔一画的创作中,凝固在笔墨形象里。欣赏者从这些凝结着画家心灵之象的笔痕墨象中,体察引发画家心海奔突的激情与无限的精神蕴念,似在隐隐吟听画家心中那徘徊的呼吸和由衷的呐喊。
作为画家,我清楚的明白,岁月无情,生命短暂,画家的思维,情感总是要随着生命终结而消失。但要把自己的品德、情绪寄情于画作,便有可能穿越时空,传递给后人。中国古代画论就强调,“夫画者,从于心者也”,强调“画品”与“人品”应高度一致,人品不高,落墨无法。我有幸得叶浅予先生的指引教导,恩师言传身教,其教泽惠润我终生。老人家不仅传授给我中国画笔墨表现技巧,而且使我懂得一个画家笔墨功夫要过硬,更要注重高尚品德的修养与人格美、灵魂美的熔铸。
对时下的商品大潮冲击,商品化对画家来说却是巨大的冲击波,画家如何才能既适应艺术商品化的趋势来掌握其规律,又自觉抵制“拜金主义”的侵蚀,保持自尊和人格的纯净,已成自身素质的净化和考验。宋代陆桴享曰“人性皆有悟,必工夫不断,悟头始出,如石中皆有火,必敲击不已,火光始现。然得火不难,得火之后,须承之以艾,继之以油,然后火可不灭。”这段文字使我联想到中国画发展进程,就是历代的前贤大师们用聪明才智创造的中国画程式作为“火种”,在继承传承的基础上再面向自然,在大千世界里寻觅“艾”和“油”,开拓和创造崭新的“笔墨程式”。李可染先生生前常用一方“东方既白”印章,他曾自释“人谓中国文化已致末路,而我预见东方文化复兴之曙光”。我相信中国传统绘画的伟大时代一定会到来!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于我们| 联系我们| 友情链接| 用户服务协议| 隐私权声明| 手机版

网站备案号:苏ICP备18009642号-5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